寄生虫病长期以来严重危害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预防控制寄生虫病仍然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国家中央级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项目 “中国人体寄生虫和媒介标本的收集、整理和保存”的支持下,人体寄生虫和媒介标本馆建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并于
寄生虫及其媒介标本在寄生虫病防治实践、科研和教学工作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是开展全民健康教育、促进群体健康的生动教材,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标本馆拥有人体寄生虫和媒介标本共324种,近3万件,其中吸虫标本46种、绦虫标本59种、线虫标本73种、原虫标本7种和棘头虫标本1种,其中罕见寄生虫标本约20种。媒介蚊虫标本约50种、白蛉标本10种和医学贝类标本58种。该馆是我国收藏最为丰富、整理最为系统、保管最为完善的人体寄生虫标本馆。
标本馆内有按学科分类排列展出的寄生虫和媒介的实物标本。也有反映我国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以及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食源性寄生虫病和土源性寄生虫病的地理分布与防治的展板、展台。其中传播血吸虫病媒介钉螺分布的展板和各种蚊虫标本的展台向人们提示在我国预防控制寄生虫病不仅需要科技,还需要群众参与,群防群治。
标本馆内设有多媒体触摸显示屏和数码显微镜,可供参观者从宏观到微观详尽地观察、认识各种寄生虫及媒介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标本馆实现了人体寄生虫和媒介标本数字化管理,各类图文并茂的数据库,初步为全国专业防治、研究与教育机构提供寄生虫领域种质资源共享创造了条件。为使标本馆走出国门,在人类与疾病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展出的标本及数据都采用中、英文解说。
截至2004年底,在开馆的2个月内,该馆已接待国内外同行12批200多人次的参观,并获得了一致好评。
为实现成为全国寄生虫病专业培训与健康教育基地、防范与应对寄生虫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技术平台的重要组成以及联系国内外同行的桥梁的目标, 标本馆还将进一步充实、完善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