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
Ø 陈家旭,刘述先,曹建平,宋光承,徐馀信: 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全基金核酸疫苗对小鼠的抗病免疫效应*.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6,24(2):81-85.
* 国家863高技术计划(No.10207040197)
Ø 许静,严自助,张瑞鉴1,冯婷,王强,钱翠珍,吴晓华,朱丹,郭家钢,周晓农: 胶体金免疫渗滤法检测日本血吸虫病血清抗体的研究.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6,24(2):146-147.
1 福建省三明博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Ø 余晴,赵根明1,郭家钢: 我国不同阶段实施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血吸虫病策略演变.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6,1(6):470-473.
Ø1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Ø 祝红庆,曹淳力,
Ø 祝红庆, 鲍子平,吴缨,曹淳力,余晴,郭家钢: 荣宝粉剂杀灭尾蚴效果的实验室初步观察.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6,4(3):174-176.
Ø 牛红峰,余晴,鲍子平,朱蓉,杨德平,张慧娟,郭家钢: 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血吸虫病监测中的作用研究.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6,40(4):229-233.
Ø 郭家钢: 中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的历史与现状.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6,40(4):225-228.
Ø 陈名刚: 国外吡喹酮防治血吸虫病的进展.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2006,33(1):20-28.
Ø
Ø 陈名刚: 晚期血吸虫病的吡喹酮治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6,18(5):392-396.
Ø 郭家纲: 我国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策略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6,18(3):231-233.
Ø
Ø 党辉,郭家钢,徐志敏,
Ø
Ø 曹淳力,郭家钢: 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监测方法的评价.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6,40(4):223-224.
Ø 肖树华,Utzinger J1, 沈炳贵, Tanner M1, Chollet J1: 蒿甲醚对感染小鼠体内埃及血吸虫超微结构的损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6,24(5):321-328.
Ø1 Swiss Tropical Institute, P.O. Box, CH-4002
Ø 郭俭,钱翠珍,吴缨,余晴,鲍子平,徐志敏,许静,焦佩英,梅静艳,严自助,胡绍良1,郭家钢: IgM-ELISA 法用于日本血吸虫病早期诊断初探.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杂志, 2006,14(4):7-10.
1 深圳康泰诊断试剂公司
Ø 肖树华: 蒿甲醚对感染小鼠体内埃及血吸虫超微结构的影响.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6,24(6):425-432.
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