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定云南边境地区是否存在输入的和当地微丝蚴血症者,了解当地丝虫病输入和传播的风险,消除丝虫病传播隐患,巩固我国消除丝虫病成果。2011年8月26日-9月2日,寄生虫病所专家与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陇川县疾控中心和盈江县疾控中心有关人员,通过线索调查、病原学检测、媒介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对云南边境地区居民(包括缅藉来滇务工人员)基本情况、出入境频率和停留时间、微丝蚴携带情况、当地媒介种类和密度等进行了调研。
本次调查共做病原学检测423人,全部阴性,没有发现输入和当地感染微丝蚴血症患者;经核实,13例线索调查疑似病例全部排除淋巴丝虫病;云南边境地区优势蚊种为库蚊,占捕捉总蚊数的90.7%(8871/9781),按蚊占7.1%(694/9781),有潜在的传播淋巴丝虫病的风险;当地居民对淋巴丝虫病一无所知,几无防护意识;缅滇边境居民来往频繁,而缅甸属于丝虫病流行区,这均为淋巴丝虫病输入并在当地传播提供了可能。因此,调查组认为,云南边境地区存在低的淋巴丝虫病输入和传播风险。
针对调查结果,调查组对当地疾控部门提出了建议,一是结合当地其他疾病防治活动,对当地居民特别是缅滇往来频繁的居民开展淋巴丝虫病防治知识教育,鼓励居民在夏季使用蚊帐、蚊香等以防止蚊虫叮咬,尽量避免在外露宿。二是当地疾控部门应对淋巴水肿/象皮肿、乳糜尿和鞘膜积液、睾丸炎、附睾炎、精索炎症状患者进行监测并随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