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全球热带病防治进程,完善全球热带病监测预警体系,在第四届消除热带病监测响应体系研讨会—优化监测响应分会上,中国、瑞士、澳大利亚、法国、蒙古、土耳其、吉尔吉斯斯坦、埃塞俄比亚、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坦桑尼亚等国家疾病防控专家学者就优化热带病监测响应工具,展开交流与讨论。
一、大数据和智能计算背景下的热带病监测响应建模研究
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刘际明教授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目标,从传染病暴发角度分析过去和现在的变化,以疟疾为例详细阐述了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计算建模在流行病学监测响应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作用。瑞士热带病与公共卫生研究所Penelope Vounatsou教授通过对疟疾遥感技术监测分析,说明了基于热点分析的疟疾监测模型在疾病监测响应体系中的重要性。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史本云教授介绍了计算流行病学领域的最新研究,通过系统研究中国疟疾监测控制策略,阐述应用数据驱动的疾病建模技术,统一多源异构数据,构建数据驱动的流行病模型,实现疟疾主动监测。Archie C. Clements教授从使用空间决策支持工具角度,对消除疟疾空间决策支持的需求、进展、实施和挑战进行了详细介绍。
最后,瑞士热带病和公共卫生研究所 Nakul Chitnis教授表示:在疟疾走向消除的防治进程中,将临床指标与数学模型相结合,将简单的基于人口的模型转变为复杂的基于随机个体的仿真模型,可以使监测响应更有效。
二、基于基因组学和免疫蛋白质组学等领域的诊断新技术研究
Kokouvi Kassegne博士详细说明高通量筛选试验用于开发疟疾监测工具,他表示:将基因组研究与免疫组学相结合,打造筛选人类寄生虫抗原靶标的平台,用于诊断和疫苗开发,可更好了解人类病原体基因组中的遗传和功能变异以及抗原特异性人类免疫应答。Metoh Theresia Njuabe教授通过分析喀麦隆西南部急性疟疾患儿治疗前后恶性疟原虫遗传多样性的变化情况,讲解恶性疟遗传基因组学研究现状,阐明了基因组学重要性。Abena A. Amoah教授讲解了循环抗原检测技术,强调高度精确的诊断分析技术在血吸虫病从控制到消除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孙乐平研究员介绍了日本血吸虫智能流动感染检测仪现场应用效果,旨在解决检测时间长、覆盖率低、效率低等问题。
此外,William教授介绍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疟疾哨点监测情况,强调多边合作在寄生虫病控制消除方面的重要性。刘慧教授强调巴布亚新几内亚疟疾防治项目试点合作以来,建立了超过3000个标准样本的疟疾数据库和国家疟疾镜检核心小组,增强了实验室诊断能力。
大会报道组 李伊婷 夏尚 2018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