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70年里,中国开发了许多有价值和富有成效的专利技术用以血吸虫病的预防与控制。本研究分析了中国申请人提交的血吸虫病防治专利技术,以确定未来的专利布局。通过全面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百腾专利数据库,对截止2020年12月30日的中国申请人申请并授权的血吸虫病防治专利技术进行筛选,运用专利索引分析其专利发展趋势。有效血吸虫病防治技术专利184项,其中发明专利128项。血吸虫病防治技术相关的专利技术经历了萌芽、成长期、成熟阶段。这些阶段与中国血吸虫病控制的三个阶段相对应。主要技术方面为基础研究(n = 37)、检测(n = 13)、药物疗法(n = 61)和设备(n = 73),其中检测诊断专利数量较少。其专利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抗寄生虫药、DNA或RNA、载体和药物,其中抗血吸虫病药物是最主要技术领域。建议将血吸虫病防治专利技术重点侧重于检测方面,加强分子检测方法的前期研究,进行专利布局,从而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不仅限于人类,也包括牲畜。有必要开发更多安全有效的抗血吸虫病药物,特别是环保的灭螺剂和抗血吸虫病药草提取物,改进治疗方法,开发用于人类的疫苗。
本文通讯作者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郑彬研究员,第一作者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熊彦红副研究员。于2021年6月发表在《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
附件: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