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12月,张先生第一次在粪便中发现蠕动的“面条状”虫体以来,他已多次进行了驱虫治疗,但几乎每个月仍不可避免地与“它”再次相遇。
排出虫体
这究竟是什么虫?竟然7次服药都无法彻底驱除?
经过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的检测,确认张先生所感染的是鱼源性寄生绦虫—日本海裂头绦虫。
尽管张先生排出的虫体长度有十几厘米,但这只是它脱落的片段。盘踞在人肠道中的虫体,肆意吸收着宿主的营养,其长度可达10米,相当于3层楼那么高。
误食生的或未熟的含裂头蚴的鱼肉,如直接食用生鱼片、盐腌或烟熏鱼肉等,是感染日本海裂头绦虫最为常见的途径。日本海裂头绦虫虫卵在水中孵化后,被剑水蚤吞食并发育为原尾蚴,之后裂头蚴在三文鱼等鲑科鱼类肌肉和组织内寄生,直到被终宿主(人、犬、猫等)食入后,发育为成虫。
三文鱼
据了解,张先生喜欢品尝生鱼片的美味,这次的感染,便是由于食用了三文鱼刺身而引起的。
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连续7次驱虫都效果不佳呢?
这就不得不说下张先生曲折的经历了。
2023年12月,张先生开始经历腹部隐痛和腹泻,与之相伴的便是之前毛骨悚然的一幕——他的粪便中夹杂着蠕动的虫体。
惊慌失措的张先生就医后被诊断为绦虫感染,先后在两家医院得到了同样的建议:服用阿苯达唑进行驱虫治疗。
阿苯达唑药片
阿苯达唑,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肠虫清”,是一种常见的、广泛用于治疗寄生虫感染的非处方药,主要通过阻断寄生虫必需营养物质的吸收来抑制其发育过程,尤其是治疗蛔虫、钩虫、蛲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有着显著的疗效。尽管阿苯达唑也被证实可以驱除绦虫,但效果并不理想。这就解释了为何张先生在服药后,虽有虫体片段排出,却始终无法将体内寄生虫完全清除的情况。
实际上,在多数绦虫的治疗中,西药以吡喹酮、中药以槟榔-南瓜子治疗效果最佳。可根据治疗目的、治疗条件、患者病情等具体情况选择不同药物进行治疗。
张先生就这样排虫、服药、排虫、再服药……兜兜转转7次后,在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专家的建议下采用了中药驱虫——槟榔-南瓜子合剂。将南瓜子粉与煎制后的槟榔分别服用,槟榔中的槟榔碱和南瓜子中的氨基酸能麻痹虫体,使其完整脱落并随粪便排出。
槟榔
南瓜子
张先生住院之后,服用了南瓜子粉、槟榔汤和导泻药物,数小时后随着一股突如其来的便意,约3米长的虫体被完整排出。
服药后排出的日本海裂头绦虫(约3米长)
而这一次,虫子没有再回来。 经过回访,张先生现在已完全康复,粪便中也不再有虫体片段排出,生活也再次走上正轨。
他的经历提醒我们:
1. 鱼类和海鲜在食用前应经过充分的烹饪或冷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