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所概况
重要新闻
信息公告
Echinococcosis From Parasite Host Interaction to Rapid Detection
Echinococcosis From Parasite Host Interaction to Rapid Detection
发布科室:重点实验室    发布作者:寄生虫病所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张颋副研究员和冯正研究员共同评述文章《Echinococcosis: From Parasite–Host Interaction to Rapid Detection》(《棘球蚴病:从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到快速检测》)近日发表于期刊《Tropical Medicine and Infectious Disease》。该文章围绕棘球蚴病这一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深入探讨了其诊断方法的最新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棘球蚴病是一种由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幼虫引发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分为囊型棘球蚴病(CE)和泡型棘球蚴病(AE),对全球公共健康和畜牧业构成严重威胁。本章从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入手,分析了棘球蚴病传播和发病的复杂机制,同时总结了敏感、快速的诊断手段在早期检测和有效防控中的关键作用。近年来在棘球蚴病诊断领域的多项重要研究进展,包括:一项基于抗原的新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骆驼棘球蚴病诊断中表现出96.8%的诊断效率,大幅降低了与其他寄生虫的交叉反应;基于环介导恒温扩增-侧向流动检测技术(LAMP-LFD)的便携式分子诊断工具,可区分犬类粪便中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检测敏感性高达96.05%,特异性达97.35%;血浆循环游离DNA(cfDNA)检测技术的应用,为囊型和泡型棘球蚴病的术前鉴别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并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对于未来方向与应用前景,当前诊断手段仍面临动物感染检测敏感性不足、现场快速检测工具匮乏等挑战。为此,作者呼吁:加大对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投入,开发敏感、便捷的现场诊断工具;建立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诊断和监测平台,优化针对不同病程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推动环境DNA(eDNA)技术的应用,以加强对生态环境中病原体传播风险的监控。

  该评述不仅为全球学术界提供了棘球蚴病诊断与防控的最新进展,同时也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应对这一公共卫生难题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随着更多高效检测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人类与这一顽固寄生虫的斗争将迎来新的曙光。

  附件:全文下载




文章录入: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24-12-31 14:19:31